我在故宮修文物__文物修復師

By GoodJob編輯小組 | 2018-03-19

 

作者:張芳瑜(2018年職涯志工)

走過時間的長廊,靜靜佇立於博覽館當中綻放沉穩的光芒,來自千百年前的工藝品如今能呈現在我們的眼前,背後原來有著一群人,他們奉獻自身生命的燈油,將其轉化成文物的生命再延續,其中,不知揉雜了多少的歲月和汗水,才得以將一份份來自於歷史當中的瑰寶,運用傳承的技藝及長久累積的美學經驗,修整拼湊成幾近原本的模樣,這群人他們是——文物修復師。


 

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於2016年初上映之後,在中國引起一番熱潮,也使我們得以一窺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工作的文物修復師其神秘面貌,而後也以電影版、出版書籍等形式,不同的閱聽角度再度與社會大眾見面。隨著畫面來到了北京故宮,早八晚五是這些文物修復師的的日常,沒有先進整潔實驗室和高科技的儀器,在老院子當中他們靜靜地做著手邊的事,一個人與一項物品在默默不語中對話。在北京故宮文物的修復以不同專業區分,涵蓋了鐘錶、銅器、裱畫、摹畫、木器、漆器等,各有專業的修復師為這些文物做最好的處置。


 

以下三段內容筆者轉載自 《我在故宮修文物》一書。

 

修復的價值

修舊如舊,文物修復並不是項創「新」的工藝,反倒是將破損的文物盡可能的回復它最初的模樣,才算是好的修復。也因此,很多近幾年剛進北京故宮的年輕一輩修復師,首先面臨到的挑戰就是要當個藝術家還是修復師,原因在於他們在學校當中所受的教育注重的是創新的培養。而到了故宮以後,每天面對的是修復古人的作品,他們必須得收斂想創作的心,找到於己而言修復的價值和意義,才可能做好這份工作,否則在修復文物時就可能做出不同於這項文物應有的模樣。因此他們也必須要在磨合過程中仔細思索,選擇要將什麼當成是自己一生的志業。

 

匠人精神絕無捷徑

其次,年輕的修復師會面臨到的挑戰是磨性子,不論是哪方面專業,從一開始做的事情都是累積基本功,慢慢的才從一些非文物練習到可以嘗試修文物,除了文物大多價值不菲並且比較脆弱,需要在正確學習前避免可能的傷害,也因為修文物的過程本來就急不得,儘管會有師傅帶你入門,但後續的功力通常還是必須由個人親身經驗累積而來,「好的工匠一定是透過笨拙的學習之道成長起來,其間絕無捷徑。因為尋求捷徑的投機在路的起點已被屏棄。」因此,修文物其實也是這些工匠們修身養性的一段過程,日復一日看似做著雷同的小事,但也因為每一步都走的扎實,不疾不徐不慌不忙,默默地他們以精湛的手藝完成了一項項的文物修復工作。正應證了「一輩子很短,也許只能夠做一件事。」的匠人精神。

 

文物修復師為師徒制

不同於大學殿堂的授課,時間到就會有老師來教授教科書中的知識,很多技藝精湛的老師傅不多講理論,他們有的是來自於前人智慧融合自身經歷的內化的手做技能,只能用他自己的方式將其傳承給有心學習的弟子,因此看到書中訪談文物修復師時,不論是鐘錶、銅器還是錶畫等等,故事的開端他們往往會從他們的師傅甚至是師傅的師傅開始講起。由此可見,他們不但傳承了師傅的手藝,也將文物修復的精神由古至今一直延續到了後代。

 

儘管有些師傅也即將面臨退休的階段,但在這師徒傳承不可或缺的手工藝產業,北京故宮博物院每年也將招收40~50名應屆畢業生,讓年輕人才有機會嘗試這不一樣的工作步調,學著在這快速變動同時也過於緊張的世界中,以慢卻穩健的腳步輔以精益求精的精神,和這些文物一起走下去。

 
參考資料:《我在故宮修文物》作者: 蕭寒/主編, 綠妖/撰稿, 嚴明/攝影。出版社:新經典文化。2017年8月出版
 
 


想知道更多...

每月精選好文好字,為你的生活及職場添加精彩。

訂閱電子報

讓閱讀變成一件有趣的事,鼓勵讀者 們勇敢追尋自己的路,交換彼此的信 念並跳脫標準答案,創造改變。 我們在每月第一週的週五發報,目前 僅透過中大計中發報系統發行到同學 學號的信箱。 歡迎用個人email信箱訂閱 Think with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