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己系列 / 我追求的是幸福

By Jui-Tzu,Fan | 2016-11-15

照片來源:卓越盈峯行道會

 


設想:有一天老闆發現公司的帳離奇的消失了一筆大數目,大發雷霆之餘要員工們月底前找出元兇,否則將每人扣薪10%以彌補損失。同事中有一位老是遲到並且偷懶的人,總需要大家的掩飾才能僥倖不被老闆發現自己在混水摸魚,這時有位夥伴提出了一個建議,便是將這位老是打混的人舉發為缺款的元兇,理由是:「平常他對公司的貢獻最少,又老是打混,對公司一點幫助都沒有,不如趁這個機會讓他揹下黑鍋,不但幫助公司減少人事支出,又讓大家省去被扣薪的風險。」

 

如果是你,你會贊同並舉發打混的同事嗎?

 

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的依據,如果在上面的設想題中你的選擇是贊同,因為這麼做「對大家來說結果最好,包括老闆以及其他員工」這樣透過結果的好壞來判斷、並致力於達到最大多數人最大利益的回答其實是非常常見的一種思維方式,而這便是哲學理論家邊沁以及彌爾終生致力推廣的思想:效益主義(又稱功利主義)。

 

效益主義的基本原則是「幸福的最大化」,凡是能夠將效益最大化的,就是正確之舉,而所謂的「效益」即泛指一切能「增樂減苦」之事物,效益主義充斥在我們社會的選擇題中,比如要不要興建焚化爐、要不要將安樂死合法化等等議題,其實許多支持方論點的背後都是效益主義的思考邏輯,這樣的論點看起來誘人且能夠有效解決問題,但實則有根本上的缺陷。比如倘若上述設問中的員工沒有混水摸魚,而只是個普通的認真員工,你依然會選擇舉發他成為代罪羔羊嗎?

 

效益主義講求一切皆從效益面來去討論,但照此邏輯來說的話:犧牲部份人的權利以達到多數人幸福的事情便是正確之舉,可是這樣的道德真的是正確的嗎?又或者,我們要怎麼量化每個人幸福與痛苦的程度,並依此來去判斷幸福確實大於痛苦?而當一個社會全然以效益來去衡量、決定每一件事情時,你又怎麼能確保自己不會是下一個「幸福最大化」的犧牲者?

 

效益主義確實有諸多為人詬病的缺點,但它卻是最貼近大眾在決定事情時所思考的方式,甚至多數論點在反對效益主義時都是不自覺的依著效益主義的思考模式。追求幸福本是人的本性,效益主義的出發點並沒有錯,晚於邊沁的彌爾也強調效益的追求是在不妨礙他人自由的前提之下。因此,也許下一次在兩難之中做抉擇時,你可以想想「效益」的真諦是什麼?而你追求的又是怎樣的幸福?


想知道更多...

人生的三大樂事是:文字。甜點。紙膠帶。些微的完滿主義,卻又覺得那讓人太喘不過氣。有時沉著、有時瘋狂,最喜歡抬頭尋找夜裡的星星,猜猜自己來自哪顆可愛的小行星。

訂閱電子報

讓閱讀變成一件有趣的事,鼓勵讀者 們勇敢追尋自己的路,交換彼此的信 念並跳脫標準答案,創造改變。 我們在每月第一週的週五發報,目前 僅透過中大計中發報系統發行到同學 學號的信箱。 歡迎用個人email信箱訂閱 Think with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