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己系列 / 從眾(上)

By Jui-Tzu,Fan | 2016-03-31

照片來源:Stock Up

 


假如今天你來到一個觀光勝地,到了用餐時間,你卻發現自己似乎沒有做足功課,滿街的美食你卻不知從何下手,此時眼前有兩家拉麵店,其中一間店大排長龍,掛滿媒體爭相採訪的布條、另一間雖然也坐滿了食客,但卻沒有隔壁店家大排長龍的場景。那麼此時的你,會選擇哪一間拉麵店呢?

 

 

你怎麼確定排隊的總是比較好吃?

多數人的答案是:「當然是排隊那家!因為感覺那麼多人排隊就是很好吃。」乍聽這個答案並不覺得哪裡不對勁,但再進一步深入的去想,有些弔詭的是:我們都承認人是獨立的個體,但往往把人放入群體生活時,人的思考就開始順應大眾的主流思想,做出符合公眾輿論或多數人的行為模式。

 

的確,或許多數人的思考是對的,但實際上那卻是缺乏分析。所謂的「從眾心理」即是如此,當群體成員發現自己的行為、意見與多數人分歧時,會產生一股心理上的壓力,使他漸漸趨向與眾人一致的方向,並且影響自己的決策,而此即是「從眾行為」。

 

 

 

大家都在做些什麼?我也應該這麼做嗎?

也許讀者下次可以做個小小的試驗,在傍晚時分邀請二到三位朋友,站在人來人往的馬路邊,一起往天上看,一邊指著天空中的某處,一邊開心的談天,你會發現經過的路人開始跟著你們抬頭望向天空,甚至出現幾個跟著你們駐足的群眾。

 

從眾心理其實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社會心理現象,白話一點來說便是「大家都這樣認為,所以我也這麼認為」,這是人在群體中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因為從古自今少數人總是受到較多質疑,在群體的維生上也較不易。

 

 

你有「不一樣」的勇氣嗎?

然而正如前言所述,我們該如何避免盲目的從眾,隨歲月流逝擁有一套真正的自我論述與思想?在面對弔詭的群眾非理性行為時依然能夠堅持自我的思考、不隨波逐流,或許是台灣民眾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延伸閱讀:識己系列 / 從眾(下)


想知道更多...

人生的三大樂事是:文字。甜點。紙膠帶。些微的完滿主義,卻又覺得那讓人太喘不過氣。有時沉著、有時瘋狂,最喜歡抬頭尋找夜裡的星星,猜猜自己來自哪顆可愛的小行星。

訂閱電子報

讓閱讀變成一件有趣的事,鼓勵讀者 們勇敢追尋自己的路,交換彼此的信 念並跳脫標準答案,創造改變。 我們在每月第一週的週五發報,目前 僅透過中大計中發報系統發行到同學 學號的信箱。 歡迎用個人email信箱訂閱 Think with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