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一本拿來讀的書

By Yu-Luo, Jhang | 2015-04-30

圖片來源:張語洛。圖為作者實際體驗書中指定事項─帶著這本書去洗澡

 


從觀看者變成行動者,一本完全由自己創作的書

書,從小到大已經變成無論你喜不喜歡,它就像是一個生活必需的存在,我們曾經為了考試而看書、為了在捷運或公車上裝模作樣而看書、為了表演給父母看而看書。

 

如果在你的內心深處非常討厭滿滿的文字,那這本「書」絕對是你的首選。它沒有任何長篇大論,每一頁只有一些簡單的指示,身為讀者的我們只需照做即可,當然,如果你不想照指示做也可以,你可以完全靠自己的雙手把這本書變成你喜歡的樣子,甚至是你不知道的樣子。

 

如果你喜歡書,一直珍惜、保護著每一本你擁有的書,那麼現在,請放下你對書的重視與尊敬;如果你討厭書,從來沒有認真看過一本書,那更適合使用它了,因為《做了這本書》根本不需要費神閱讀,因為它本來就不是用來讀的!

 

所以接下來你要做的就是,不要把它當作「一本書」,但要踏實地完成每一頁邀請你執行的所有指令。

 

 

不只是創作,與自己腦力激盪出更多想像

在資訊時代,我們每天被大量的資訊充塞,根本來不及思考就緊接著被更多資訊連環轟炸。而現在,這本書提供了一個和自己對話的機會,藉由一個個簡單的指令在腦中環繞一圈之後,在無止盡的想像中選出各種不同方法來「完成」書中的每一頁,相信做完一整本之後,你會有著滿滿的成就感。

 

書中充滿各種「做」法,舉出一些有趣的例子,像是:

1、無聊時拿起這本書「一邊搭公車,火車或走路,一邊在這裡畫線」。

2、辛苦讀了兩天的書,結果考題和讀的完全無關,那就「在這頁用咖啡澆、潑、滴、噴、甩」好好發洩你的不滿。

3、如果心情真的很差,你可以「在這裡寫滿髒話」。

4、等心情平復之後,「用一條繩子把書綁起來,帶它出去遛」。

5、想表演特技的話,也可以試試看「不要用手,拿起這本書」。

6、開會的時候不想聽,那就假裝做筆記,「用左手寫字塗鴉」。

7、要喝水卻愁沒有杯子,就「把這頁捲成漏斗,拿來喝水」。

 

上述這些作法,全都是在引導你大膽做,放肆塗寫,突破侷限,讓潛藏在內心深處的創意靈魂完全釋放。

 

圖片來源:張語洛。圖為作者實際體驗書中指定事項─用你想得到的方法描繪自己的手

 

圖片來源:張語洛。圖為作者實際體驗書中指定事項─客製你自己的紙圈圈,沿虛線剪下並把它串起來

 

透過這些大部分人從來不會對書做的事,我們可以完全體驗發想創意的過程,並且用全新的角度來看待事物,找到新的方式發揮想像力,享受在創作過程中的樂趣。

 

某些看似具破壞性的動作,其實也是作者鼓勵讀者可以走出框架、突破自我,無拘束地大膽嘗試,進一步擴大到我們的生活周遭,體驗生命各種可能性。

 

 

作者Keri Smith給想追求創意的人一點建議

此時此刻就馬上開始勇敢作夢,並且不斷地前進、研究摸索,了解一個個成功的案例,還要和志同道合的人多交流。走到人生低潮時保持自己的信念,慢慢讓自己重新找回活力。

 

Keri Smith最好的點子都是玩樂到一半或者快要放棄的時候才跑出來的,如果我們不再執著於要得到最好的結果、不再努力做出令人讚賞的成果、不必非得做出好作品不可,就會處在放鬆的狀態。她花了很多年,也做了很多失敗的作品後才領悟這一點,也表示還在繼續努力中。


想知道更多...

中央大學企管系,四年級。喜歡獨立製作的音樂和電影,希望在成為商人的路上可以富有藝術和公益色彩。

訂閱電子報

讓閱讀變成一件有趣的事,鼓勵讀者 們勇敢追尋自己的路,交換彼此的信 念並跳脫標準答案,創造改變。 我們在每月第一週的週五發報,目前 僅透過中大計中發報系統發行到同學 學號的信箱。 歡迎用個人email信箱訂閱 Think with us!

文章推薦